背景技术:
2,2’-联吡啶是联吡啶异构体之一,其外观呈白色或浅粉色结晶性粉末状,熔点为69.7℃,沸点在272~273℃之间。它是一个双齿螯合配体,可以和很多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,因此可用作氧化还原指示剂。在医药、农药中间体的制备方面,它还有很多的应用,例如,它也是“敌草快”除草剂的中间产物。此外,与钌和铂的配合物具有很强的发光性质,并可以应用光电方面的重要有机材料,具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。
2,2’-联吡啶市场前景广阔,目前国内的生产工艺主要是以吡啶为原料,首先对其氯化,然后再进行催化偶联。中国专利CN 103172559 A,报道了一种以2-氯吡啶为原料,以三苯基膦、锌粉、氯化镍为组分的催化剂,合成2,2’-联吡啶的生产工艺。该工艺的主要缺点在于催化剂为三种组分的混合物,反应结束后产品与催化剂的分离、催化剂难以做到回收套用,而且整个反应需依次经过偶联、碱解、萃取、酸洗、再碱解、精制等六个步骤,生产周期较长,很明显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应用。该方法步骤繁琐,生产周期较长,此外生产过程中会用到剧毒的氯气,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,所以,亟需寻求一种可替代安全与环保的方法,以解决上述存在的一系列技术难题。
雷尼镍催化剂活性较高,可用于吡啶的脱氢偶联,而且回收利用率高,相比昂贵的钯碳催化剂而言,其价格则相对低廉,通过设计合适的工艺路线并配合最佳的催化剂处理工艺,可实现2,2’-联吡啶的清洁高效的工业化生产。2004年,浙江工业大学陈江报道了(陈江.除草剂敌草快及其中间体的合成研究[D].杭州:浙江工业大学,2004:19-45)雷尼镍法生产 2,2’-联吡啶的生产工艺,它是以吡啶为原料,与雷尼镍催化下进行异相反应,但该工艺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,反应的收率不高(7~11%),不能实现连续化的规模化生产。 
          
        